- · 《北方文学》栏目设置[06/29]
- · 《北方文学》投稿方式[06/29]
- · 《北方文学》征稿要求[06/29]
- · 《北方文学》刊物宗旨[06/29]
曱甴简史——诞生于4亿年前,北方人畏之如虎,
作者:网站采编关键词:
摘要:我猜这两个字,屏幕前的你很可能不认识。因为我在写这篇文章以前也不认识。不过,看看它们,有没有很像甲虫?或者是一种古老的海洋生物鲎(hòu,4亿年来没有任何变化的生物,
我猜这两个字,屏幕前的你很可能不认识。因为我在写这篇文章以前也不认识。不过,看看它们,有没有很像甲虫?或者是一种古老的海洋生物鲎(hòu,4亿年来没有任何变化的生物,被称为活化石)?就是下边的这种。
曱甴,读作曰由(yuē yóu),写成这2个字,也是为了方便更多人记住它们的读音。曱甴其实就是蟑螂,是南方的方言,同时也被用来形容阴险恶毒的人。这个词第一次在文学史上登场,则是在民国时期,初见于上海话的小说中。
同时,这个词还有另一种叫法,名为甴曱。甴曱除了做蟑螂讲,还有一个意思,指的是旧社会的一种刑罚,是专门用于女主人对待寄养小孩的。因为甴字像是剪子这类尖利的物品,曱像受了伤的指甲,因此这个词指的就是戳指甲。更准确的说,是用锐物戳指甲缝,那种疼痛光是想想就令人头皮发麻。
回过头来讲曱甴。蟑螂是早在4亿年前就存在于地球上的生物,比恐龙出现的时间还要早1亿年。作为与人类同处于非洲的邻居生物,他们在智人走出非洲以后,陆陆续续经由客商走向了世界各地,成为全球通用的有害生物。不过,其实在蟑螂家族中,总计高达6000种的分支中,只有50种左右是有害的。其他种类因为是野生物种,对人类是无害的。
因为蟑螂更喜欢南方的温润潮湿,所以南方更容易见到蟑螂,而且体型更大。对于见怪不怪的南方人而言,自然是没什么可怕的了,但是对于少见多怪的北方人,这些小家伙们可就有点让人畏之如虎了。
中国人对蟑螂的记载,大概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。成书于战国、两汉之际的《尔雅》一书中提到了它在那个时代的称谓——蜚、香娘子、负盘。蜚,就是流言蜚语的蜚。但读音却是fěi,与蠊字组成的蜚蠊(lián)一词,特指蟑螂,也是那个庞大的6000多种类的家族蜚蠊目的称谓。蜚读作一声的时候,指的是蚱蜢类的昆虫。
至于负盘这个称谓,因为没有查到资料,所以只能猜测,它可能是基于外形的一种称呼。而香娘子则比较难以理解,因为《唐本草》的记载中,说它“此虫辛臭”,实在是不知道香从何处来。
到了李时珍时代,《本草纲目》中又记载了它的其他别称——石姜、滑虫。其中,对于石姜的称谓,是李时珍引自于南北朝时期的医学家陶弘景写下的这句话:“此有两三种,以作廉姜气者为真,南人啖之,故名。”什么意思呢?大概是说,那些能散发出类似廉姜气味的,才是真正有用的,也因此得名石姜。
滑虫的称谓,则可能是来自于它的口感吧,毕竟,在《本草纲目》中,关于吃蟑螂的记载最起码有3处。上边的这是一处,啖,读作dàn,本义是咀嚼。另外2处,分别是“此虫辛臭,汉中人食之,名石姜。南人谓之滑虫”和“西南夷皆食之,混呼为负盘”。
到了现代,国人则更习惯称呼它为“小强”,因为这家伙的生命力实在是顽强。将它的脑袋摘除,这个小家伙仍然可以存活9天,最后被活活饿死。而在全球范围内,除了南极还未发现蟑螂的踪迹,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有它们的身影。
它们与人类的相爱相杀之路,恐怕还要继续走下去好久好久。
文章图片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作者,立即删除。
文章来源:《北方文学》 网址: http://www.bfwxzz.cn/zonghexinwen/2020/0722/377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