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· 《北方文学》栏目设置[06/29]
- · 《北方文学》投稿方式[06/29]
- · 《北方文学》征稿要求[06/29]
- · 《北方文学》刊物宗旨[06/29]
关于读书旅行,正如南方艳阳和北方寒夜,忠于
作者:网站采编关键词:
摘要:你喜欢待在南方的艳阳里,感受四季如春;我喜欢活在北方的寒夜里,静观大雪纷飞 。 今天,我用了整整一天的时间,读完了女作家吴淡如的随笔《遇见·最美的自己》。 这是一本写
你喜欢待在南方的艳阳里,感受四季如春;我喜欢活在北方的寒夜里,静观大雪纷飞 。
今天,我用了整整一天的时间,读完了女作家吴淡如的随笔《遇见·最美的自己》。
这是一本写给女人、心灵、读书、旅行、生活、家庭和孩子的书,无论何时、无论何人,今天的自己,就是最美的、最好的。
随笔性质,平凡中见真知。
读完该书,除了对书中讲述的关于旅行和家庭教育的观点,推崇备至外,我还突然想到了一个词:“大家写手”,顺便我还自作聪明地对这个词进行了注解。
所谓大家写手,是指那些除内在思想维度方面研修能力外,必定具备外在直观的知中外、通古今的读书积累习惯,和有着远足游行涉世、丈量世界的偏好,以及良好文字表达能力的人。
可能我的表达啰嗦了点,毕竟,我还没有具备良好的文字表达能力。
如果按照我理解的标准,吴淡如女士就是一位真正的“大家写手”,也许,很多知名作家们应该都是吧。
不过,今天既然读到吴淡如女士,我还是想从她谈起。
说起来,我算是很早就“认识”她的,当然,我所认识的不是她本人,只是她的作品。
在我中学时期,不像今天,资讯这么发达,对于知识的学习,专业的也好,业余的也罢,基本都是靠少量的书本和报纸。
我很庆幸的是,那时候养成了通过读书看报,广泛获取知识的习惯。
只不过时至今日,看报改成了上网浏览新闻,纸质书也大多变成了电子书。但不管怎样,这些习惯,我还是一直保留着。
对于很多课外知识的补充,基本上都是靠翻阅在当时能接触到的一些零星期刊、杂志,而那些期刊、杂志里,经常刊登一些作家的散文和随笔类文章,吴淡如女士便是其中一位。
那时候看到一些好的文章,会不自觉地模仿着写的,主要是为了提升作文能力。
只是后来,读书越来越跟专业课挂钩,文艺类的书籍、文章也就很少看了。
没想到今天在无意中,又偶然看到了吴淡如女士的书,细细品味之下,才发现她那些平平淡淡的文字下面,竟然蕴含了这么强大的文学功底。
吴淡如女士从小热爱中国古典文化,文言文、唐诗、宋词之类古典文化的基本功底,非常深厚。
另外,她从十八九岁开始练习,几乎每天都写至少1500字左右,关于这点,据她自己说,她是向作家林清玄学的。
林清玄学佛法,每天写文3000字左右,终成大家。
试想一下,林清玄先生也好,吴淡如女士也罢,如此文化底蕴,还要如此笔耕不缀,怎么不会大成呢?
正如一些武侠小说里面的江湖高手一样,无不先是具备深厚的内功心法,然后招式类的动作,随便一练就是威力无比。
正所谓“厚积薄发”啊!
除了关于读书外,对于旅行,我也有着很强烈的兴趣。
对于这一点,不知是不是与我之前有段时间做过导游的职业有关,那时候天天跟旅游打交道,所以才留下了这么个爱玩的“后遗症”。
不过,旅行对一个人的成长来说,确实应是大有裨益,读万卷书,行万里路,开阔眼界不说,还能锻炼身体。
甚至不夸张地说,旅行不但可以极大地扩大一个人的视野和见识,还能飞跃式提高升华一个人的精神和心智。
钱钟书先生曾说过这么一句很有趣的话:如果不读书,行万里路,也只是一个邮差。
能不能欣赏这句话,估计还得看个人的认知,同样的事物,不同的人看了有不同的感受,而这个感受的境界高低之分,正是由一个人的知识储备所决定的。
钱钟书先生是一代超级大家,他老人家知识储备极其丰富,所以读书也好,旅行也好,以他看来,那自是要求甚高。
而且,他的要求看似是在说读书和旅行,其实质明显是在针对自己。
对于他老人家来说,当然可以理所当然地认为,不读书、没有知识,游遍天下都等于白游。
但是对于很多普通人来说,倒会觉得未必了。
旅游嘛,只是随便走走转转,散散心,换个精神面貌,或者仅仅为了活动活动腿脚,趁着节假日的闲余时间,小小地锻炼一下,只抱有这样的目的,未尝不可。
不必一定要为了什么高尚的目的,又或者一定要有什么高明的见解,也不必非要加上那么多的心理包袱和思想负担。
很多时候,身心空荡荡,随便什么异地某处,只一饱眼福的感觉,也还是蛮好的。
文章来源:《北方文学》 网址: http://www.bfwxzz.cn/zonghexinwen/2020/0817/451.html